首页 > 闲聊茶馆 > 【电脑资讯】Intel的“大小核”:只是个过渡方案吗?

【电脑资讯】Intel的“大小核”:只是个过渡方案吗?

楼主:星资讯 [4级] · 6个月前 ·  浏览64 · 闲聊茶馆 · ID:

Intel推出了“大小核”CPU以试图在性能和功耗之间找到平衡。然而,这一创新是否只是应对当前市场挑战的一种过渡方案?

本文将深入探讨其背后的设计理念,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任务调度挑战,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,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思考视角。

“大小核”之缘起

2021年10月,Intel发布了第12代酷睿处理器,正式引入了“大小核”设计,也就是官方口中的“异构多核”。

当时,Intel的竞争对手(苹果、AMD)大概率能用上台积电5nm工艺,而Intel大概只能使用Intel 7工艺。

要知道,台积电5nm工艺几乎可以算是领先了Intel 7工艺一个大版本,采用5nm工艺制造的CPU性能更强且更加省电。

在工艺短期内无法突破瓶颈的情况下,Intel决定在芯片设计方面“整个活”,“大小核”方案应运而生。

对于一款CPU来说,我们可以采用PPA进行评估,即:Performance(性能)、Power(功耗)、Area(尺寸)。换句话来说,芯片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更高的性能、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面积。

Intel的“大核”:最大限度地提高单线程性能和响应速度。从PPA的角度来看,就是优先堆性能,功耗和尺寸不是很在意。不过这样的结果就是性能上限很高,但能效(每瓦可提供的性能)很差。

Intel的“小核”:为现代多任务处理提供可扩展的多线程性能和高效的后台任务卸载。从PPA的角度来看就是用不是很大的功耗和尺寸实现不错的性能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能效很高,但性能上限会差一些。

理想情况下,将高性能的大核与高效能的小核融合,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类任务挑战。在这种模式下,轻量负载任务可以分配小核去处理,功耗大大降低;大核则可以专注于重负载任务,无需操劳其它轻量任务。对于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来说,这种模式还可以降低发热量,增强续航能力。

然而现实并不理想,有游戏玩家至今还不愿意接受。

- 版权声明 - 1、本帖所有言论和图片等纯属网友个人意见,与流星社区立场无关;
2、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、转载或引用本帖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星资讯流星社区的同意;
3、备注原文地址:https://bbs.liuxingw.com/t/57290.html,可忽略第2条;
4、帖子作者需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;
5、如本帖内容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,这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
6、如本帖若为资源类,将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,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安装或使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;
7、如果您喜欢该程序,请支持正版软件,购买注册,可以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;
8、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或违法问题,请立即邮件告知我们,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。
0条回复 |  最后回复于6个月前
登录注册 后才可进行评论
签到
28人签到
已签0天
  • 45028帖子
  • 1916843热点量
  • 177270火热值